- 丁俊宇;白永平;杨雪荻;乔富伟;高祖桥;
从“匹配-制约”视角出发,运用基尼系数、不均衡指数、水资源增长阻尼模型及标准差椭圆对2009-2019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2009-2019年甘肃、新疆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匹配状态远差于陕西、青海和宁夏.大部分城市的匹配状态较好,有70.59%的城市匹配状态呈提升趋势,总体而言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匹配状态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研究期间,西北地区水资源增长阻尼呈现“N”形变化. 5省平均制约作用为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高制约类型城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西北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受水资源的制约作用愈发严重并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 4类水资源利用状态分区中,Ⅰ、Ⅳ区水资源配置相对较好,但Ⅳ区水资源制约作用显著.Ⅱ、Ⅲ区不仅存在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失衡问题,水资源制约作用也较强.
2023年03期 v.59;No.267 285-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9K] - 胡丛慧;刘勇;侯建西;刘东杰;刘怡;
将Landsat 8 OLI中的2~7波段与缨帽变换得到的亮度、绿度、湿度分量结合作为输入数据组合,在注意力U-Net模型基础上引入位置注意力模块与通道注意力模块,得到改进的注意力U-Net(IA_UNet)模型.结果表明, IA_UNet可以有效地优化U-Net语义分割模型的土地覆被分类效能,加权交并比和总精度比注意力U-Net、 FCN、 ResNet-FCN、 U-Net、 Deeplab V3+模型分别提高了0.44%~3.23%和0.25%~2.09%;缨帽变换特征分量的引入有利于分类精度的提高,其分类结果中加权交并比、总精度比仅使用Landsat 8 OLI中2~7波段分别提高了1.17%、 0.73%,比缨帽变换三分量组合分别提高了1.92%、 1.31%.
2023年03期 v.59;No.267 295-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4K] - 张永胜;王太;虎永彪;李建真;
为了研究盐锅峡-黑山峡段黄河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1年对该河段进行3次鱼类资源调查.共调查到鱼类4目6科19种,其中鳅科和鲤科鱼类占47.37%和31.58%.按不同生态类型主要为肉食性、底栖性和定居性鱼类.优势种为池沼公鱼、鲫、麦穗鱼和黄河高原鳅.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排序结果表明,该河段鱼类群落可以分为3组,河口、水川和靖远河段为一组;永靖、兴隆和车木峡河段为一组;平川和大庙河段为一组.相似性百分比分析表明,不同季节的鱼类群落物种组成差异显著,主要分歧种为池沼公鱼.丰度/生物量曲线分析表明,春季鱼类群落结构处于稳定状态,夏季和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处于中等干扰状态.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总磷和溶解氧是影响盐锅峡-黑山峡段黄河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该河段鱼类群落结构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总磷和溶解氧是影响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2023年03期 v.59;No.267 303-313+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6K]
- 步小敏;郝琳瑶;牟臻;王鑫;
采集季节冻土样品90份,利用离子色谱量化分析其中水溶性离子的质量分数,阐明中国东北及西北地区季节冻土中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及潜在来源.结果表明,中国季节冻土中离子组分具有较强的空间差异性,表现出“东北低、西北高”的特征.主要阳离子平均质量分数w(Na~+)、w(Ca~(2+))、w(K~+)、w(Mg~(2+))东北地区分别为(5.10、5.60、1.25、0.94)×10~(-6),西北地区分别为(104.0、57.1、11.3、7.67)×10~(-6);主要阴离子平均质量分数w(SO_4~(2-))、w(Cl~-)、w(NO_3~-)东北地区分别为(4.10、1.41、2.87)×10~(-6),西北地区分别为(222.0、71.2、14.2)×10~(-6).聚类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季节冻土中离子的主要来源为燃煤排放、农业施肥及植物残体,其主要盐类化合物可能为NaCl、Na_2SO_4及Mg(NO_3)_2;西北地区离子主要源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及大气沉降,盐类组成以硫酸盐与氯盐化合物为主.西北地区季节冻土盐渍化程度高于东北地区,氯化物-硫酸盐盐土是研究区域季节冻土的主要类型.
2023年03期 v.59;No.267 314-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7K] - 李开放;张福平;冯起;魏永芬;何旭洋;
通过对西北内陆河流域实际蒸散发(ET)的研究以解决研究区内水资源短缺问题以及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利用西北内陆河流域80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遥感产品数据,采用基于地表能量平衡理论的地表能量平衡系统(SEBS)模型,对2000-2020年西北内陆河流域ET进行定量化估算,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对干旱状况的响应,探讨不同气候因子对ET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北内陆河流域2000-2020年各年平均蒸散量先减小后增加,多年平均值为157.97 mm.不同季节,不同土地覆被类型条件下ET均值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水域>耕地>林地>草地>其他.西北内陆河流域干旱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为明显, ET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有着相反的变化趋势, 2000-2020年流域经历了干旱先增强后减弱的一个过程, ET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 21 a来,西北内陆河流域平均气温、地表温度、相对湿度与蒸散发均呈正相关关系,日照时数仅在冬季与蒸散发呈负相关关系,且影响因子与蒸散发的相关性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通过彭曼公式和蒸发皿数据对SEBS模型模拟值进行精度验证, ET模拟值精度较高,说明模拟结果适用于本研究区.
2023年03期 v.59;No.267 32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9K] - 周引弟;蔡立群;董博;武均;马倩倩;刘江;
以甘肃省灵台县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为研究区域,以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作为评价依据,研究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项目区项目建设后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提升0.20,中等地(4~6等)面积增加8.63 hm~2.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含量(S_O、T_N、A_P、A_K)增加,土壤pH及容重降低.项目建设前后S_O和容重均处于较高水平,A_P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他指标均处于中等水平.项目建设后土壤pH分级区间面积无变化,T_N、A_P和容重分级较低的区间耕地面积减少,S_O和A_K则相反.项目建设后各乡镇耕地的理化性状指标在不同分级区间的分布面积均发生了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可提升耕地质量等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2023年03期 v.59;No.267 331-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8K] - 刘林波;林杉;高鲤;邓育轩;赵一颖;马春莲;包爱科;王锁民;
为探究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液泡膜Na~+区域化功能基因ZxNHX1和H~+-焦磷酸酶(H~+-pyrophosphatase)编码基因ZxVP1-1及角质层蜡质转运基因ZxABCG11对“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发育及饲用品质的影响,测定野生型及ZxNHX1-VP1-1和ZxABCG11转基因紫花苜蓿在田间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和饲用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ZxNHX1-VP1-1转基因苜蓿的叶面积和干草产量分别比野生型高56.4%和74.5%,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均显著高于野生型(P<0.05),花期比野生型延长19 d;ZxABCG11转基因苜蓿的叶面积和茎粗均显著大于野生型(P<0.05)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分别比野生型高81.7%和80.5%,花期比野生型延长38 d;ZxNHX1-VP1-1转基因苜蓿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P<0.05),相对饲用价值比野生型提高了35.4%.霸王ZxNHX1和ZxVP1-1的超表达提高了紫花苜蓿的生物量和饲用品质,并延长了开花时间;ZxABCG11的超表达对紫花苜蓿叶面积、茎粗和光合能力产生了影响花期相比野生型有所延长.
2023年03期 v.59;No.267 339-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 王娟娟;达晓伟;王馨;庞海龙;贾凌云;冯汉青;
以BY-2烟草悬浮细胞为实验材料,探究在不同磷酸盐供应水平下细胞内ATP(iATP)、细胞外ATP(eATP)水平的变化以及NO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磷酸盐供应水平的增加, iATP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伴随着iATP的上升, eATP也呈现相似的变化.与ATP的变化不同,随着磷酸盐供应水平的增加NO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在正常水平磷酸盐供应下, NO供应剂可增加iATP和eATP水平; NO合成抑制剂降低了iATP和eATP水平.在较低和较高水平的磷酸盐供应下, NO供应剂和合成抑制剂对于iATP和eATP水平的影响呈现与正常水平磷酸盐供应下不同的调节效应,表明磷酸盐供应水平能够影响iATP和eATP的水平; NO对细胞ATP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其调节效应与环境磷酸盐供应水平有关.
2023年03期 v.59;No.267 346-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 张矢宇;王自由;褚宇航;
以武汉市杨园街道为例展开调查,使用Python进行程序设计,构建生活垃圾收运物流系统仿真模型.对模型存在的收集线路不合理、系统总运行时间过长、车辆利用率较低等问题,通过构建运输线路规划模型,使用贪心算法对收集车辆的运输线路进行优化;对转运站和车辆收运工作时间安排进行优化调整;对生活垃圾转运车辆的配置方案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系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在完成每天垃圾清运量的前提条件下,系统运行时间下降约1 h,运输成本下降约19.54%;收集车辆装载率保持满载的前提下,转运车辆装载率提高约13.05%,优化效果显著.
2023年03期 v.59;No.267 358-363+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7K] - 王俊霖;温兴平;罗大游;徐俊龙;
基于Landsat 5 TM/Landsat 8 OIL影像,通过计算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采用Canny算子自动提取湖岸线.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撑下,应用分形理论对近30 a异龙湖的岸线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讨论环境和人类活动对湖岸线的影响及岸线变化对沿岸带生产力的影响.运用Pearson系数分析岸线复杂程度与周长、面积、周长面积比之间存在的潜在关系,定量探究岸线复杂程度与湖泊形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Canny算子能有效地提取湖岸线,分形理论可以更好地对岸线进行定量描述.岸线复杂程度与周长、周长面积比强相关,与面积不相关.几何学意义周长面积比的变化代表湖泊形状变化,当周长面积比值越高的时候,湖泊形状越复杂,岸线越曲折,其复杂程度越高,岸线发育系数越大,湖沿岸带的初级生产力越强.
2023年03期 v.59;No.267 364-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7K] - 迪里努尔·牙生;王田宇;陈金车;李旭;雷雨虹;王星宇;谢祥珊;孙彩霞;王金艳;
利用南京市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ρ(NO_2)、ρ(O_3)、ρ(PM_(10))、ρ(CO)和ρ(PM_(2.5))逐小时观测资料,分析南京的O_3污染特征.使用随机森林重要度评估法筛选出对ρ(O_3)影响较大的污染物因子、污染持续性因子和气象因子作为机器学习预报模型的输入变量.采用随机森林算法(RF)和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建立南京市不同季节的ρ(O_3)预报模型,对比分析两种模型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近5 a南京市ρ(O_3)的日变化整体呈单峰型,午后较高;ρ(O_3)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较高;2016-2020年ρ(O_3)_(8h)的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且ρ(O_3)的超标天数在减少,说明南京市政府实施的O_3治理措施有明显效果;RF和SVM算法均能较好地预测ρ(O_3),预测值与观测值较为接近;相较于RF模型,SVM四季模型的预测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更接近1,均方根误差与平均绝对误差都较小,预报效果较优.
2023年03期 v.59;No.267 371-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9K] - 刘刚;李嘉翔;魏文浩;海轩;兰州大学;
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组合模型(CM),对短期电力负荷需求进行预测.将电力负荷数据预处理后,结合神经网络算法和改进后的多目标蜻蜓算法优化模型的权重.将CM分别通过2018、2019年的电力负荷数据集进行分析验证.在2019年电力负荷时间序列数据集的预测中, CM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_(APE)平均值为0.63%,与M_(APE)最高的H-Elman算法相比低3.28%.结果表明, CM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CM与实验分析中涉及的基准模型进行迪堡马里亚诺检验, CM和绝大多数的基准模型得到的统计量值均大于99%的置信概率临界值.
2023年03期 v.59;No.267 380-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 孙绍泽;李锦屏;李新颖;
引入一个双曲正切的广义压控忆阻器到Lü混沌系统中,增加混沌系统的复杂程度,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四阶超混沌忆阻系统.采用Lyapunov指数、分岔图等非线性系统分析方法对忆阻系统进行理论分析,验证系统的超混沌特性.研究忆阻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对系统参数与初始值的改变进行分析,得到随参数变化引起的分岔与瞬态混沌现象和随初始值变化的吸引子共存现象.电路仿真及硬件电路验证了该忆阻超混沌系统的正确性与物理可实现性.将该忆阻超混沌系统应用于彩色图像加密中,具有良好的密钥敏感性和丰富的动力学特性,与加密算法结合后可用于保密通信领域.
2023年03期 v.59;No.267 387-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8K]
- 马梦婷;宋亚萌;张弘;杨芳芳;刘欣跃;
通过油橄榄叶介导合成氧化锌纳米粒子,将其负载于凹凸棒石上得到复合抗菌材料(ZnO/APT).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ZnO/APT的合成,通过琼脂稀释法研究ZnO/APT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 ZnO/AP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5和1.00 mg/mL,对大肠埃希菌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MIC均为2.50 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1.00 mg/mL,具有广谱抗菌性能.以ZnO/APT为抗菌剂,以大肠埃希菌为模型,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活/死细菌染色、活性氧检测、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手段研究其可能的抗菌机制. ZnO/APT纳米复合材料与细菌相互作用时能够捕获细菌,并由外部破坏细菌结构,由内部催化细菌活性氧含量,导致氧化应激失衡. ZnO/APT的接触加剧细菌生理活动的紊乱,抑制并损伤细菌DNA,使细菌死亡.
2023年03期 v.59;No.267 398-405+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7K] - 汪海锋;王浩浩;滕理送;
通过胃腺癌肺转移模型确定SPINT3与胃癌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SPINT3 sgRNA在胃腺癌肺部转移中的表达均为阳性; SPINT3的表达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分泌密切相关.检测SPINT3与肿瘤细胞的凋亡、增殖、迁移、体内转移能力和肿瘤相关通路的关联, SPINT3在MKN-45细胞中的过表达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增殖与迁移. SPINT3的抑制促进了MKN-45的体内转移能力, SPINT3的表达特异性的调节了TGFβ1通路.通过药物筛选确定了SPINT3的低表达能够被阿帕替尼和SB431542所逆转,这两种药物能够促进MKN-45 SPINT3 shRNA的凋亡,阻断体内转移.
2023年03期 v.59;No.267 406-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5K] - 李双营;邵亚飞;钟海林;
为考察卤水腐蚀对改性磷酸镁混凝土(单掺聚丙烯纤维、单掺二氧化硅、双掺聚丙烯纤维+二氧化硅)轴心受压性能的影响,通过模拟青海盐湖地区卤水腐蚀环境,对45块改性磷酸镁混凝土试样进行不同次数的卤水腐蚀,并对其进行单轴轴心受压试验.结果表明,改性磷酸镁混凝土的破坏形态主要是承压式破坏;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由上升段和下降段组成,整个完整过程由弹性阶段、强化阶段、弱化阶段和残余阶段组成;在卤水腐蚀环境下,随着腐蚀次数的增加,改性磷酸镁混凝土发生了显著的退化,退化顺序为双掺聚丙烯纤维+二氧化硅<单掺二氧化硅<单掺聚丙烯纤维<无添加.提出改性磷酸镁混凝土在卤水腐蚀环境下的单轴轴心受压性能及曲线,建立本构关系模型.模型曲线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可为实际工程提供依据.
2023年03期 v.59;No.267 415-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7K] - 吴义霞;李生刚;张丽丽;
例示格论在概念修补和刻画中的一种应用,给出了基于实数集上的通常序的2-型模糊集的定义,定义了实用离散随机变量,研究其序方面(包括实用离散随机变量的直观模糊集表示),给出了与偏序关系关联的犹豫模糊集的定义;研究其序方面(包括犹豫模糊集的运算以及犹豫模糊集的软集表示或2-型模糊集表示),构造了具有一定启发性的例子.
2023年03期 v.59;No.267 42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8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