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部资源与环境

  • WRF和GLDAS降水数据在黑河上游山区流域的比较与分析

    侯玉婷;南卓铜;潘小多;

    参考黑河上游4站点的观测数据,用包含多统计指标的全面评价方法评价了20042009年WRF制备的5 km,1 h降水数据和空间插值后的5 km,3 hGLDAS降水数据.结果表明两者对降雨的时空分布表现均优.WRF产生的<1 mm和>8 mm降水的总日数、总量更符合实际降水情况,但缺少1~8 mm的降水,春季降水峰值偏大,总降水日数偏少.GLDAS降水和观测的相关系数更高,但年降水量偏少;<1 mm降水日数、总量过多,>2 mm降水日数偏少,春季降水峰值过大.由此两组数据驱动模型模拟时,需考虑数据本身的特点,同时黑河流域仍迫切需要更精确的降水数据.

    2013年04期 v.49;No.208 437-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2K]
  • 甘肃北祁连武威地区莲花山花岗岩体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刘明强;

    在1:25万武威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北祁连莲花山花岗岩体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高精度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w(206Pb)/w(2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为426±15 Ma,属加东晚期.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莲花山岩体属钙碱性系列,少量为高钾钙碱性系列.σ=0.6~2.3,A/CNK=0.81~1.04,ΣREE=68.58~188.76,LREE/HREE=2.80~5.09,δEu=0.60~0.87.研究表明莲花山岩体形成于陆陆碰撞造山阶段后期,可能形成于加厚地壳的部分熔融.

    2013年04期 v.49;No.208 448-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 基于TRIGRS模型的浅层黄土滑坡破坏概率评价

    夏蒙;王家鼎;谷天峰;赵金刚;

    以山西兴县某典型黄土斜坡为例,结合TRIGRS模型与Rosenblueth点估法,研究了降雨对浅层黄土滑坡的影响.根据室内试验、现场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确定了主要参数值,计算了研究区的失稳破坏概率,并探讨了不同降雨阶段、不同坡度对区域斜坡破坏概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此方法适合计算降雨诱发的浅层滑坡,得出的滑坡破坏概率分布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2013年04期 v.49;No.208 453-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9K]
  • 由黄河阶地变形反映的兰州盆地活动构造特征

    刘兴旺;袁道阳;潘保田;葛伟鹏;

    通过大比例尺航空照片、1:10 000地形图及DEM图像研究和详细的野外调查,确定了兰州盆地各级阶地的分布状况.野外利用差分GPS实地测量了各级阶地海拔高度,据此得到了兰州盆地黄河两岸阶地纵剖面图.根据剖面图中阶地变形特点分析了兰州盆地活动构造特征,发现兰州盆地内活动构造以褶皱变形为主,断层多为褶皱隆起过程中的派生断裂,其活动性较弱.兰州盆地内变形的动力来源于西南方向马衔山北缘断层的左旋走滑.现有的地质资料也支持了这种观点.

    2013年04期 v.49;No.208 459-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7K]
  • 考古现场土遗址保护中环境干湿度判定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张明泉;张琳;王旭东;马可婧;卢霞;

    通过分析土遗址的环境影响因子,筛选出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潮湿系数等指标判定土遗址所处环境的干湿程度.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判定了杭州良渚遗址所属的干湿度环境分区.

    2013年04期 v.49;No.208 465-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 兰州市大气气溶胶的太阳光度计观测分析

    宋广宁;杨小银;付培健;

    利用春冬两季分别架设在兰州市与兰州市郊皋兰山的CE318型太阳光度计资料分析山谷内与山顶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差别,研究兰州市特殊地形影响下的AOD变化情况、以及气溶胶粒子的主要类型.市区AOD日变化可分为市区峰型和平稳型,山上为峰型和谷型.AOD平均日变化在市区与山上是冬季大于春季,市区大于山上.市区上空的大部分气溶胶集中在600 m以下的高度层中,春季这一气层的气溶胶对总AOD的贡献率为48%,冬季为60%,冬季大于春季.山上气溶胶平均粒径冬季小于春季,冬季气溶胶粒子以细粒子为主,春季气溶胶粒子以粗粒子为主.

    2013年04期 v.49;No.208 470-473+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 近50年夏季西北暴雨特征和水汽轨迹分析

    李江萍;李俭峰;杜亮亮;张宇;王式功;

    采用中国西北地区19602009年68月常规气象观测站24 h(20:0020:00)降水资料和NCEP/NCAR(2.5×2.5)19602009年再分析逐日4次的850,700,600,500 hPa位势高度、比湿q和U,V风场资料.在分析西北地区降水概况的基础上,通过NOAA HYSPLIT_4水汽轨迹模型和常规诊断分析方法,对2005年7月12日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北地区暴雨的主要特点是降水频率低,降水频数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降水时间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降水持续时间短,且降水时间持续2天(包括2天)以上的过程性降水次数有明显的年代分布特征.西北地区降水的环流形势主要以西低东高型和偏南气流型为主.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对2005年7月12日降水过程向前360 h追踪水汽输送轨迹,发现水汽主要来自偏南气流;但是,不同等压面上水汽轨迹并不总是一致的,降水量越大,不同等压面上的水汽输送轨迹越趋于一致.通过物理量的诊断分析,表示水汽来源的水汽通量分布与后向轨迹模型给出的水汽来源一致.因此在本个例中,后向轨迹模型可以作为判断降水过程中水汽来源的方法之一,并且此次降水过程伴随强烈的上升运动和对流层中下层的强辐合及高层的辐散气流.

    2013年04期 v.49;No.208 474-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0K]
  • 城市地表能量平衡方案研究的新进展

    蒋磊;李娜娜;季明霞;张季平;康贤彪;

    系统介绍了城市地表能量平衡的物理过程及其参数化方案的研究进展.由于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地表能量平衡方案中的各个物理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不同尺度的大气环境和城市气候,尤其是微尺度气候.另外,分析和比较了几种城市冠层模型的特点,及其与中尺度大气模式的耦合,提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结论认为,从中尺度大气模式的研究和发展来看,城市冠层模型和中尺度大气模式的耦合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尺度大气模式的模拟水平,这也有助于中尺度大气模式的精细化模拟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城市地表能量平衡中各个物理量的变化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2013年04期 v.49;No.208 483-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 兰州市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赵敬国;王式功;王嘉媛;闭建荣;史晋森;王天河;张天宇;

    利用20012003,20072008年兰州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SO2,NO2,PM10逐日质量浓度监测资料及同期兰州市气象局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兰州市空气污染的变化特征,探讨了SO2,NO2和PM10质量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兰州市空气质量以良和轻微污染天气状况为主,空气污染状况呈现冬季加重夏季减轻的年变化特征.吹东北风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吹西北风有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状况有显著影响,另外该市城市热岛效应与空气污染状况有明显相关关系.

    2013年04期 v.49;No.208 491-496+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5K]
  • 上海干霾与湿霾气溶胶消光特性的比较

    贺千山;潘鹄;黄颖;耿福海;陈勇航;张华;邓军英;王玥;桂丽娜;

    利用2009年3月2010年2月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中心的微脉冲激光雷达资料,通过分析消光系数和光学厚度(AOD)等光学特性参量揭示了上海地区发生干霾和湿霾时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相对湿度对干霾和湿霾的影响.结果表明:干霾日的发生频率要明显高于湿霾日;不同强度霾中,干霾在轻微霾与轻度霾中所占比例较多,而中度霾和重度霾中湿霾的比例增大,其中重度霾中湿霾多于干霾;湿霾时段的消光系数变化波动明显比干霾时段剧烈,干霾时消光在0.10 km 1左右波动,而湿霾时消光从0.01~1.00 km 1变化不等;在500 m以下的近地面大气,湿霾的消光基本大于干霾;干霾时段AOD无明显季节变化,而湿霾时段AOD变化趋势表现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且90%来自于低层大气(0~1 km)的贡献;夏季相对湿度较大,湿霾最多,但湿霾中重度霾所占比例是所有季节中最小的,轻微霾比例最大;而春、秋、冬三季发生湿霾时的能见度明显低于干霾时,说明湿度的增加对消光的贡献明显增大.

    2013年04期 v.49;No.208 497-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0K]

干旱农业与生态

  • 基于SEBS-METRIC方法的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田蒸散

    何磊;王瑶;别强;方镜尧;赵传燕;

    使用涡度相关蒸散数据验证表明SEBS-METRIC方法可以用来估算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作物农田蒸散.结果显示: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作物生长季内ET总量空间差异大(398~709 mm,平均567 mm).在作物不同生长阶段,ET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剧烈.在区域平均水平上,生长初期、生长中期1、生长中期2和生长后期的ET占全生长季ET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0.24%,29.44%,47.11%,13.21%,各生长阶段区域平均日ET依次为1.45,3.28,3.52,2.08 mm/d.ET月份变化明显,3月最小,4,5月迅速增大,6月达到生长季的蒸散高峰,7,8月有所降低,维持在一定水平,9月作物进入生长末期,迅速降低.

    2013年04期 v.49;No.208 504-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5K]
  • 张掖地区19512010年逐月SPI分析及年内水资源配置

    黄世华;张世挺;秦燕燕;曹建军;

    运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对张掖地区19512010年的逐月旱涝等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重新分析了春小麦灌溉制度,并对年内农业和生态用水配置做了尝试性研究.结果显示:19512010年56年中,2,11月未发生过1次旱灾,其他月份发生非正常旱涝的情况也不多见;旱灾发生年份中,以5,6,7月最为严重.据此,并结合春小麦不同阶段生育期的耗水量,制定如下灌溉制度:灌溉分3次,每次灌溉定额约为1000 m3/hm2,且集中在5,6月进行.基于逐月标准化降水指数变化规律,认为11月是本地区生态用水的最佳配置时间.

    2013年04期 v.49;No.208 511-514+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 水杨酸在诱导番茄抗冷性中的作用

    马占青;李新旭;孙国钧;任红旭;

    以番茄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叶面喷施水杨酸对于番茄幼苗抗低温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番茄叶片中的SA在常温下主要以结合态形式存在.低温下SA质量分数大幅上升,而造成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游离态SA的大量积累.对番茄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A,24 h后番茄叶片中游离态SA和结合态SA均大量积累,并且积累程度与喷施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低温下番茄叶片的抗氧化防御系统被明显激发,但并不足以减缓低温胁迫对植物所造成的氧化损伤.对番茄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SA预处理,发现0.5 mmol/LSA能够显著提高其抗冷性.0.5 mmol/LSA预处理24 h后,低温下番茄叶片的相对电导率、MDA浓度较对照明显降低,而H2O2质量分数以及CAT,POD,APX,GR的活性则显著上升,叶片内c(AsA)/c(DHA)与c(GSH)/c(GSSG)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因此,我们推测对番茄幼苗进行适宜浓度的SA预处理能够使其叶片中的SA质量分数上升至一定程度,从而诱导H2O2的适量积累,上调植物的抗氧化能力,使植物细胞在低温下维持相对稳定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缓解了低温对植物所造成的氧化损伤,提高了其抗冷性.

    2013年04期 v.49;No.208 515-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9K]

数学

其他

  • 可信环境下的WLAN接入认证方案

    肖跃雷;王育民;

    在第3版WLAN鉴别基础设施(WAI)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预共享密钥模式和基于证书模式的可信环境下的WLAN接入认证方案.实现了站(STA)和接入点(AP)之间的双向用户认证和平台认证,且与第3版WAI协议后向兼容,其中鉴别服务器(AS)负责STA和AP的用户证书验证、平台证明身份密钥(AIK)证书验证和平台完整性评估,STA和AP的存储完整性度量日志(SML)是利用数字信封技术加密传输给AS的,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可信WAI(TWAI)所存在的问题.此外,利用针对于可信接入认证协议的串空间模型,证明了它们是安全的.

    2013年04期 v.49;No.208 547-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 耦合Morse振子中测度同步的研究

    田静;

    研究了两耦合Morse振子的集体运动行为,研究表明当增大振子间的耦合强度时会出现测度同步现象.单个Moser振子能量随耦合强度的变化显示测度同步实际对应着分离到混合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确定了耦合Moser振子测度同步转变的临界指数率.而进一步研究振子的相位差随振子间耦合强度变化的关系,发现可以通过耦合振子的相锁定引入序参量用来表征这其中测度同步的相变.

    2013年04期 v.49;No.208 554-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 不同模量功能梯度悬臂梁集中剪力作用下的弹性力学解

    杨青;郑百林;张锴;朱建新;

    利用半逆解法,求解了不同模量功能梯度悬臂梁在自由端受集中剪力作用下的弹性力学解.该模型的拉压弹性模量分别以各自的功能梯度函数进行变化,泊松比为常数.当假定模型的拉压模量均为常数且相等时,该弹性力学解与经典平面梁的解一致.最后依照该方法,对材料为指数形式变化时的功能梯度梁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其相关力学性能.

    2013年04期 v.49;No.208 558-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 深部矿井煤系地层软岩蠕变特征试验

    夏红兵;颜宝;李栋伟;

    采用在预定围压下先固结后径向卸载的三轴蠕变试验方法,模拟软岩巷道开挖过程应力状态变化,通过三轴卸载剪切蠕变试验表明随剪应力水平的降低蠕变速率显著减小.当剪切应力高于一临界值时,深部矿井软岩蠕变过程历经减速、定常和加速蠕变三个阶段破坏.根据试验结果,为描述非线性加速阶段蠕变规律,采用改进的元件,提出了软岩非线性的黏弹塑蠕变本构模型,通过有限元本构程序的二次开发,将提出的本构模型嵌入到ADINA非线性有限元程序中.对某矿井巷道软岩开挖支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表明弹黏塑蠕变本构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软岩的变形特征,数值模拟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可为矿井深部软岩巷道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2013年04期 v.49;No.208 564-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 黄花补血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周幸文;刘珍伶;寇亮;吴瑞芝;刘映前;

    在对黄花补血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的同时注重生物碱成分的提取,从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2个生物碱和1个香豆素.通过核磁共振1HNMR,13CNMR(DEPT)和质谱鉴定为硫酸胆碱、胆碱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同时分离得到2个黄酮和2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柚皮素,β–胡萝卜苷和β–谷甾醇.

    2013年04期 v.49;No.208 569-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 黄芪药材不同极性部位的指纹图谱

    刘小花;白仲梅;梁瑾;封士兰;

    对黄芪药材不同极性部位进行指纹图谱对比研究.采用HPLC法分别对10批黄芪药材的5个提取部位研究,流动相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建立10批不同产地黄芪中5种极性部位的模式指纹图谱.首次鉴别7个主要指标成分.方法准确可靠,为全面控制药材质量提供了一种方法.

    2013年04期 v.49;No.208 573-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