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侏罗统储集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

    王凤琴;王宝清;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侏罗统储集岩主要是由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组成,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它们对孔隙的发育影响很大.压实作用和碳酸盐的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大大减少.长石的溶蚀作用改善了孔隙的发育.蒙皂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和伊蒙混层含量均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与深度的关系不明显.成岩作用进入晚成岩作用末期.一些储集岩经历了表生成岩作用.

    2006年05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 东濮凹陷胡庆油田一台阶深层油气成藏条件

    刘振旺;阎德飞;王渊;聂明龙;

    分析了东濮凹陷胡庆油田一台阶深层的石油地质特征,总结了一台阶深层烃源岩生烃潜力、储集层类型和盖层条件,讨论了深层油气成藏配套史.研究表明:胡庆油田一台阶深层烃源岩生烃潜力大,次生孔隙发育带是深层油气的有效储集空间,封隔性良好的盐岩及砂泥岩互层保证了深层油气藏富集的盖层条件.胡庆油田一台阶深层存在巨大的挖潜空间,是东濮凹陷最有潜力的勘探区块之一.

    2006年05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 福建省漳州地区第四纪以来植被气候演化的孢粉研究

    朱金芳;张璞;陈健强;童国榜;王东辉;孙刚;付萍;肖景义;

    根据地貌变化,在研究区共施工7个场地33个钻孔,对其中2个代表性钻孔的213个岩芯孢粉样品,采用孢粉谱定量分析法,通过孢粉百分比图式、浓度图式将其划分出若干孢粉组合带,并结合C~(14)和光释光测年数据,揭示了漳州地区第四纪以来的气候演化过程.8.5ka以来气候演化基本与我国南方区气候演化一致,以温暖气候为主,经历了由温暖偏干到温暖偏湿波动变化的7个阶段.植被经历了中亚热带含针叶树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北亚热带灌草丛→中亚热带含松、柏树的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含针叶树的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含针叶树的灌草丛→南亚热带针叶林→灌丛的变化过程.

    2006年05期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 松科花粉鉴定要点及其生态环境特征研究

    孙爱芝;马玉贞;黄昌庆;仵慧宁;

    通过详细比较认为铁杉属花粉较容易与松科其他属区分;冷杉属、雪松属、云杉属、松属可以从气囊的形状和网眼大小、帽与帽的肌理、本体与气囊的过渡上进行区分;松属2亚属(单束松型、双束松型)植物花粉形态可从花粉在体远极的纹饰及花粉的气囊与体接触面的长度与气囊的直径大小进行区分.对松科5属2亚属的生态环境进行研究认为,松科植物适宜年均温度范围有所不同,特别是双束松型植物适生于平均海拔高度不超过1 200m的低温、干冷条件下,而单束松型植物适生在平均海拔高度超过1 200m的温凉、温湿的气候条件下.

    2006年05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 地学数据共享网络中的元数据扩展和互操作技术

    王卷乐;游松财;孙九林;

    利用元数据技术整合分散的数据资源,并借助网络提供共享服务已成为当前数据交换中心的主导模式.这一模式隐含了3个潜在的缺陷,元数据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是其在数据共享网络中应用的关键.针对地学数据共享网络,建立了元数据的扩展模式,并依此构建多学科元数据扩展体系;分5个方面分析了元数据互操作技术(核心元数据互操作、元数据映射、RDF技术框架、基于协议层的互操作和Web Service互操作).结合元数据分布查询服务(SRW)介绍了基于ZING标准的元数据互操作的开发应用实例.

    2006年05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 基于CA的城市土地利用演变人工神经网络模拟

    赵晶;

    基于CA原理,利用学习矢量量化神经网络从不同时相遥感数据中挖掘土地利用演变的内在规律,自动找到土地利用元胞的转换规则,并以该规则反演和预测土地利用格局.在上海市区典型边缘带的应用显示,挖掘出的元胞转换规则,与同期上海城市发展状况相吻合,表明该模型可以满足土地利用演变模拟预测的要求,大大缩短了建立CA转换规则所需时间.若能增加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减少网络训练时的信息浪费,将进一步优化模拟效果.

    2006年05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 低水平叶——气水气压差条件下气孔导度对其小尺度变化的响应(英文)

    杨惠敏;张晓艳;

    有关气孔对叶—气水气压差的变化响应的相关研究已进行多年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主要集中在较高水平VPD条件下气孔对较大尺度变化的稳态响应等方面.本试验以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和玉米(Zea mays L.)为研究对象,在较低水平VPD条件下研究了气孔对较小尺度VPD变化的连续反应.研究表明,VPD增加时,气孔导度迅速上升而形成一个“峰”,然后下降达到稳定状态,此时,gs与VPD变化之前不同,大小因植物种不同而不同;VPD减小时,gs快速下降而形成一个“谷”,然后上升达到稳定状态,此时,gs也与VPD变化之前不同.分析认为:即使在较低VPD水平,VPD变化尺度较小,气孔也能敏感地作出反应;整个气孔响应过程可能包括一个瞬时变化以及随后的渐变过程.

    2006年05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氧化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中铁蛋白的作用研究(英文)

    贾艳侠;张丽静;曾福礼;

    用梯度浓度的2,4-D处理黄瓜幼苗,随着2,4-D浓度增加,黄瓜叶片内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O_2~-浓度上升;OH浓度先上升最终又下降;丙二醛浓度增加;细胞膜相对透过率增大;抗氧化酶SOD和APX活性先上升后又下降;抗氧化物ASC质量分数下降;同时含铁蛋白增加以吸收叶片内游离铁,由此抑制铁催化的Fenton反应,从而缓解机体受到的氧化伤害.

    2006年05期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 温室栽培西瓜单叶光合作用对主要生态因子的响应

    陈年来;王兴虎;康恩祥;

    在早春茬塑料日光温室条件下,以两个温室型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西瓜单个叶片光合作用对主要生态因子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温室西瓜单叶的饱和光强和CO_2饱和点均较大田条件下的低,两个品种间光补偿点和表观量子产额有较大差异,黄皮西瓜品种宝冠的光补偿点和表观量子产额明显高于花皮品种新金兰的,但两个品种间饱和光强差异不大,均在1200μmol/(m~2·s)左右.两个品种CO_2饱和点和补偿点差异不大,分别为1050~1250μL/L和20~22μL/L,但宝冠的羧化效率和RuBP再生速率(分别为0.1060和47.3)明显高于新金兰的(分别为0.0684和32.9);两个品种西瓜单叶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范围略有差异,宝冠的光合适温(25~35℃)低于新金兰的(30~40℃).宝冠西瓜单叶光合作用的适宜大气湿度范围为50%~70%,低于日光温室环境的正常大气湿度,新金兰光合作用更适宜在低湿的空气环境中进行.

    2006年05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厚皮甜瓜黄河蜜植株再生研究

    师桂英;徐秉良;薛应钰;

    利用厚皮甜瓜黄河蜜3号子叶及下胚轴进行植株再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子叶不定芽分化率高于下胚轴,适合子叶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0.2 mg/L,分化率为60%,每个外植体平均分化芽数9.4个.适合下胚轴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是MS+6-BA 1.75 mg/L+NAA0.1 mg/L,分化率为9%,每个外植体平均分化芽数8.5个.对不定芽黑暗处理2天后用1/2 MS+IAA0.2 mg/L诱导生根,生根率达91.12%,平均根数为12条.200 mg/L的NAA对无根苗处理20 min后移入1/2河沙+1/2蛭石基质中,1/2 MS营养液浇灌,试管外生根率为52%.

    2006年05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高寒草甸51种菊科植物种子大小变异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宗文杰;刘坤;卜海燕;徐秀丽;武高林;

    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51种菊科植物的种子大小变异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植物群落中菊科植物的种子百粒重为0.0034~1.599 g,种子的大小变异接近于3个数量级,种子大小呈现对数正态分布.80%的物种种子百粒重为0.0034~0.4000 g,表明该草地群落菊科植物中小种子植物占绝对优势.种子大小与萌发速度系数(CV)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萌发速率指数(GR)呈显著负相关;种子大小与萌发百分数(G)、萌发时滞(L)以及萌发集中度(CD)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2006年05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5种菊科植物水浸液对黄帚橐吾种子萌发期化感作用的研究

    王乃亮;马瑞君;孙坤;张红;李刚;

    以细叶亚菊(Ajania tenuifolia)、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a)、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下田菊(Adenostemma lavenia)5种菊科植物4个浓度的水浸液为供体,对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种子萌发进行了生物测定,同时选择了同域分布的常见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进行了相关指标的测定,比较了供体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强度.测试结果用化感作用效应指数(RI)评价,RI的相加平均值(M)评价供体对受体在萌发期的化感强度.结果表明:不同水浸液对受体种子萌发的影响依供体种类和水浸液浓度而有差异,下田菊对黄帚橐吾萌发期的化感作用最强,火绒草对垂穗披碱草萌发期的化感作用最弱.权衡每种供体对两种受体的M值,发现0.0500 g/mL南美蟛蜞菊、三叶鬼针草和0.0250 g/mL下田菊水浸液对黄帚橐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牧草种子抑制作用较弱,其活性成分可作为植物源除草剂开发利用.

    2006年05期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 基于GIS的甘肃省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分析

    徐晓锋;岳东霞;汤红官;安黎哲;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1991~2003年甘肃省14个地区和86个县2级行政区域的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预算值,并预测了各县级行政区域2004~2015年的各项数值.结果表明1991~2015年甘肃省各地、县的生态承载力供求差距均逐年拉大,大部分地区、县的生态承载力需求已经超出了生态承载力供给,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全省86个县1991~2015年的人均生态预算值进行空间插值,在时、空尺度上对该省人均生态预算值的空间格局与时空动态趋势进行了分析.所得空间插值图表明1991~2015年甘肃省人均生态预算值的空间格局极不平衡,整体呈现由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递减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省以及各地、县人均生态预算均呈逐年降低趋势,且省内不同区域人均生态预算值的变化趋势各有不同,差异较大.要遏制这种趋势的继续发展,甘肃省必须在逐渐减少建筑用地和化石能源消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才能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05期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 直流调速系统的模糊免疫PID控制器研究

    苏义鑫;李璇;张丹红;

    为了增强直流调速系统的抗扰动能力和鲁棒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体免疫反馈机理的模糊免疫PID控制器.该控制器由一个PID控制器和一个基本的免疫型比例控制器顺序串联而成,免疫型比例控制器中的非线性函数由模糊推理来实现.利用Matlab/Simulink对闭环调速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的PID控制器相比,该系统具有调整时间短、抗扰动能力强、鲁棒性好等优点.

    2006年05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 一种简单高效IPv6隧道代理的实现

    周庆国;周睿;程广辉;李廉;

    隧道技术是IPv4到IPv6过渡的主要实现技术之一,而隧道代理则是实现隧道自动配置的有效方法.在传统的隧道代理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一种简单的隧道代理实现方法,高效地完成IPv6隧道的建立,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6年05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基于交通效率的城市公共交通路网研究

    南振岐;滕彦芳;武尚磊;董清;

    城市公共交通路网布局是影响公共交通效率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在满足交通需求、环境约束、能源约束的前提下,研究了公共交通效率最大化的公共交通路网布局模型,并提出了运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的思路和基本步骤.

    2006年05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一种基于小波突出点颜色及空间分布熵的图像检索方法

    曾智勇;安志勇;周利华;

    分析了基于兴趣点的图像检索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突出点的图像检索新方法.该方法在小波域提取突出点,这些突出点既表示了全局变化也表示了局部变化;然后以小波突出点为线索,设计了基于小波突出点的颜色分布熵,既利用了小波突出点的局部特征,又考虑了小波突出点的空间分布结构;用图像间的颜色分布熵来度量图像间的相似性.该检索算法不但保证了对图像旋转、平移鲁棒性,而且克服了传统直方图没有空间位置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图像检索是有效的.

    2006年05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 非线性问题的再生核质点法

    赵光明;宋顺成;孟祥瑞;

    无网格方法是一种新兴的数值计算方法,它是有限元法的重要补充.有限元法在许多特殊问题,如高度大变形问题、动态裂纹扩展、几何畸变、不连续问题等方面难以处理或不能解决。对再生核质点无网格方法的理论进行了研究,通过修正配点法实现其本质边界条件,将其应用到非线性问题的数值计算,通过自编程序对实例计算的结果表明,再生核质点法及本文对其本质边界条件的处理在求解非线性问题中是有效、可行的,结果精度高、收敛快.

    2006年05期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 半无限大功能梯度压电材料中反平面Yoffe型运动裂纹

    马海龙;李星;

    基于三维弹性理论和压电理论导出了材料系数在横观各向同性平面内梯度分布的压电体状态方程,进而对材料系数按指数函数规律分布的半无限大压电体中的反平面Yoffe型运动裂纹问题进行了求解.利用Fourier变换给出了半无限大压电体中位移、应力、电势、电位移的解析表达式,并求得了裂纹尖端动应力强度因子、电位移强度因子,分析了不同的非均匀材料系数、几何尺寸及裂纹运动速度对它们的影响.

    2006年05期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 双色激光场对运动原子的激光冷却

    谭磊;张琴;汪志诚;

    研究了双色激光场对运动三能级原子的激光冷却,通过数值计算,分别得到了在不同光强、不同频率、不同传播方向条件下,原子在双色场中冷却的最终温度与双光子失谐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双色激光场的传播方向相同时,冷却原子可以得到更低的温度;当双光子跃迁过程加强时,原子可以实现较单光子过程更低的温度.

    2006年05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 表面各向异性场对自旋波本征模的影响

    侯小娟;云国宏;

    考虑表面各向异性场,在非周期性边界条件下应用界面重参数化方法精确求解了两层铁磁耦合薄膜中的低能自旋波本征值,同时给出对应的本征模.结果表明:在A~B两层铁磁膜中自旋波本征模存在3种形式,分别为体模、界面模和禁闭模;而且表面各向异性场对本征模的表面、界面和传播性质影响很大.

    2006年05期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 电子设备退化分析的新方法

    马书懿;陈海霞;张汉谋;

    偏压浸透模型是基于对实际薄膜设备退化的分析而提出的,研究的是类似于薄膜退化过程的导体向绝缘体或半导体的转化过程,并对标准浸透模型和偏压浸透模型做一对比,进一步说明偏压浸透模型更适合于分析实际薄膜的退化.

    2006年05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I(C_n)的圆色数

    刘信生;邓凯;

    讨论了n-圈G_n的关联图I(G_n)的结构性质.证明了I(G_n)是4-正则的平面图并研究了其色数.主要研究I(G_n)的圆色数并得到结果:如果n=3m,则X_c(I(G_n))=X(I(G_n))=3;如果n=3m+2,则X_c(I(G_n))=(6m+4)/(2m+1).当n=3m+1时,给出了x_c(I(C_(3m)+1))的一个界.

    2006年05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离散形式的加权几何平均不等式

    马雪雅;文平;

    研究离散形式的加权几何平均不等式,证明了对任何非负数列{a_n},不等式(?) (?)v_ka_k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任意n(?)1,有1/n(?)C_2,其中u_n(?)0,v_n>0,C_1,C_2为常数.

    2006年05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Herz-Morrey空间上的交换子

    赵向青;江寅生;曹勇辉;

    引进了一类Herz-Morrey型函数空间,并证明了极大交换子以及由线性算子和BMO函数生成的交换子在这类空间上的有界性.

    2006年05期 116-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具有内部物质流的Stefan问题解的唯一性

    徐龙封;

    考虑了一个具有内部物质流与边界热交换的Stefan问题,得到了这个问题整体弱解的唯一性和对已知资料的连续依赖性.本项工作推广了易法槐与SHIH的结果,取消了他们文献中加在内部物质流和边界条件上的一些不太符合实际的限制.

    2006年05期 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无界域上部分耗散系统解的全局存在性和唯一性(英文)

    杨美华;钟承奎;

    为了包含常数解以及行波解等特殊形式的解,用加权空间作为相空间。考虑了带有任意阶多项式增长指数非线性项的部分耗散系统,证明了系统所对应的解在L_〈r〉~2(R~n)×L_〈r〉~2(R~n)(r>n/2)中的全局存在性以及唯一性.

    2006年05期 130-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 副热带圈和赤道太平洋SST的海—气振子模型

    王辉;林一骅;莫嘉琪;

    研究了一个海—气振子模型的时滞方程的模型.利用变分迭代原理,首先构造了相应的泛函,选取其Lagrange乘子,再采用迭代方法,最后得到了海一气振子模型解的近似式.

    2006年05期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锦鸡儿属植物抗旱性与叶片显微结构稳定性碳同位素和脯氨酸质量分数的关系研究

    张有福;陈拓;张满效;安黎哲;

    <正>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豆科,我国约有66种,分布较广,但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和荒漠区,张朝阳等曾对不同生境的8种锦鸡儿茎、叶解剖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原荒漠种的旱生结构较草原和森林种明显.曹苑虹等研究发现木质部的特征可作为锦鸡儿属植物不同种的鉴定指标.李进等发现束缚

    2006年05期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水/双-2-乙基己基硫代琥珀酸钠/异辛烷微乳液中结晶紫碱性褪色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陈志云;赵继华;郭丹;安学勤;沈伟国;

    <正>三苯甲烷类染料结晶紫(CV)的碱性褪色是一个传统的化学反应,因为其反应速率适中,且结晶紫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特征吸收峰,可方便地进行动力学研究.由于微乳液水池大小影响反应的微环境性质,因此可以作为微反应器为化学反应提供特殊的介质环境,而且油包水(w/o)微乳液

    2006年05期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及投稿要求

    <正>《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57年,双月刊,A4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现为全国自然科学综合类核心期刊,甘肃省优秀科技期刊,已被世界重要检索系统如《CA》、《MR》,俄罗斯《РЖ》和德国《Zbl Math》及国内《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系统科技期刊群》和《中国期刊网》、中国各学科文摘等收录。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草业科学、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力学等学科

    2006年05期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