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宇斌,李志斌
借助于符号计算利用直接代数方法获得广义Boussinesq方程的精确孤立子解.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其它孤立子方程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陈绥阳,褚蕾蕾
利用真滤集引入拓扑,建立了具连通性的模型空间与对偶空间.证明了一类模型积(商)拓扑中图同态的连续性与单调推理算子空间上一类单调泛函不动点的存在性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李有堂,俞焕然
以无量纲因子fα(a/b)为表征参量,给出了具有环形缺口的圆杆缺口尖端附近的应力场;讨论了缺口尖端半径ρ,深度t和张角α变化时的各种缺口形式;分析了缺口参数对无量纲因子fα(a/b)的影响;得到了以fα(a/b)为依据的安全设计、断裂设计准则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王志勇,姚江宏,韩立,陈光华
首次报道了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WCVD)技术在TaN2电阻材料上沉积高质量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工艺,以及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压痕测试的测试结果,从实验上表明了CVD金刚石薄膜用作TaN2热打印头表面保护层的可能性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张晓萍,邓友全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双包层阶跃光波导,内包层的折射率大于芯及外包层的折射率,因而光被限制在内包层中传播.文中推导了此类光波导的子午光线和空间光线的数值孔径.在弱波导近似下推出了柱坐标下的波导模式方程.计算了LPmn模的传播常数、场分布及功率分布.做出了相应的曲线,表明了导波层的厚度、折射率及工作波长对此类光波导各种特性的影响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侯丽敏,张吉庆
结合汉语字单音节的特点,以0~9十个数字的音节设计局部码本,提出了在训练和识别过程中的FSVQ算法,使讲话者识别系统的正识率达到95%.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叶克江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背散射处理方法,将无限厚靶转换成理想薄靶.该方法无需模拟背散射谱的形状,即可求出未知样品中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对于卢瑟福散射和弹性共振散射同样有效.并用氧化铜和氧化钛混合配制了系列标样予以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很好地符合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王长增,贾忠建
从长花马先蒿全草乙醇提取物中进一步分离出2个核苷类化合物,经UV,IR,1HNMR,13CNMR,DEPT,EIMS和FABMS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它们为6-(1″,3″-二羟基-2″-丙氧基)-肌苷和腺嘌呤核苷,其中6-(1″,3″-二羟基-2″-丙氧基)-肌苷为新化合物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魏秀英,金王景,冯庆华,杨第伦
对2,3-二氰基-2,3-二苯基丁二酸二乙酯碳-碳键均裂引发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羟乙基纤维素是比较好的悬浮剂,有利于聚合体的形成,虽然悬浮聚合反应因分散体系各种因素的影响比较复杂,但反应条件对聚合体分子量的影响与本体聚合机理基本一致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景欢旺,顾尚香,侯自杰,陈淑英,李笃
合成了通式为(C17H20N2I)2RE(NO3)5的一个系列15种碘杂环硝酸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重—差热分析、摩尔电导、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磁矩测量等对配合物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张利平,滕元文,王新平,黄子琛,刘新民
研究了在沙漠地区典型的高温低湿条件下,沙生植物花棒的气体交换特征.结果表明,花棒叶片气孔导度日变化呈现为周期波动曲线,其波动周期除中午(1300~1500)外均为2h,在1900时后波动消失.与气孔导度波动变化相对应,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也同步地呈现周期波动,但蒸腾速率周期波动起始时间(1100时)滞后于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的起始时间(900时).我们认为花棒叶片气孔导度发生周期波动的决定因素是大气湿度过低和沙体含水量下降.花棒叶片气孔导度的周期波动是其在沙漠干旱条件下,实现水分利用最优的策略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李瀛,侯立明,黄初升,李卫东,李裕林
分别以2,4-二羟基苯乙酮和3,4-二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羟醛缩合,选择性氢化等步骤,完成了两个天然产物calythropsin和dihydrocalythropsin的全合成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田振际
给出了Шеврин的关于可换半群的一个定理的新证明,从而把该结果推广到比可换半群更广泛的一类半群上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罗彦锋
利用正则纯整群带上同余的同余组刻划,分别用图以及生成集和生成关系这两种方法,确定了正则纯整群带的两个重要的同余子格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肖跃龙
证明了一类非线性阻尼双曲发展方程解的整体存在性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葛世慧,张宗芝,库万军,李成贤,阎明朗,李淑祥,赖武彦
详细研究了用溅射法制备的Fe/Mo多层膜系统的结构、磁性及磁电阻效应(GMR).发现当保持Mo层厚度为0.8nm、Fe层厚度dFe由2.2nm减到0.4nm时,GMR在dFe<1.4nm有一迅速增加,并在dFe=0.9nm时达极大值,然后下降,矫顽力显示出类似的行为.结合磁各向异性及结构分析推断:随磁性层厚度的减薄,多层膜逐渐由连续膜过渡到不连续膜、大的GMR来源于这种微观结构的变化,GMR与材料内磁性的不均匀性密切相关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王开富,刘志勤
通过对金属陶瓷WC-SiC-Co在45#钢表面上进行了激光熔覆实验.讨论了如何从调整激光功率、激光扫描速度和激光束直径来优化熔覆工艺参数和熔覆层组织性能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袁助国,杨志民,徐大诚
用CCⅡ构成的基本块替代由运放构成的相应基本电路,就能将经典的有源RC二阶滤波器转换成基于CCⅡ的相应滤波电路.还给出了由CCⅡ实现的单端和差动电压放大器以及由CCⅡ实现的构成状态变量波滤器的基本块——相加积分器、加权加法器等.替换法既能把SAB电路转换成CCⅡ基础上的相应滤波器,也能把状态变量有源RC滤波器转换成CCⅡ基础上的滤波器.由替换法实现的CCⅡ基础上的滤波器,不仅保留了原型电路的滤波功能和灵敏度特性,而且比原型电路有更优的高频性能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许福永,赵克玉
提出了一种新型实用的圆锥台形电容传感器,并推导出其电容以及待测物料含水量与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式.这种新型传感器可望在自动测湿与在线控制工作中获得广泛应用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汪丽虹,崔凯荣,白志根,王亚馥
对石刁柏非胚性细胞及胚性细胞的超微结构及ATP酶定位进行了观察,非胚性细胞内液泡大,大量的自体吞噬泡出现,在液泡膜上有ATP酶的活性反应.胚性细胞的细胞核大,核移中,线粒体,质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增多,淀粉、脂滴积累,有较活跃的自体吞噬现象.细胞壁开始增厚,在细胞核,液泡膜,线粒体,内质网等部位有较高的ATP酶活性,在部分细胞壁中也存在有ATP酶活性反应沉淀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 罗远琼,刘增加,石淑珍
首次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甘肃、宁夏和内蒙地区的甘肃麻虻H.kansuensis、等额麻虻H.hedini、土麻虻H.turkestanica、低额麻虻H.ustulata的触角、尾器外部形态作了初步观察,并对尾器亚生殖板所含微量元素作了测析.结果表明,4种麻虻的触角、尾器形态及亚生殖板所含微量元素在种间有一定差别.但这种差别在同种内的稳定程度、异种间的变异幅度尚需重复比较观察.结果启示在麻虻分类中,其触角、尾器的超微结构及所含微量元素具有参考意义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朱任之,郭胤仕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征象,其良恶性质的鉴别是临床上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本试验对36例恶性胸腔积液,3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分别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常规离心涂片法检测脱落肿瘤细胞,并对其中22例恶性胸液患者行胸膜活组织检查.结果密度梯度离心法之脱落肿瘤细胞检出率为91.7%,常规离心涂片法检出率为44.4%,针刺胸膜活检法检出率为40.9%,常规离心涂片联合针刺胸膜活检的检出率为54.5%;密度梯度离心法对脱落肿瘤细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离心涂片法(p<0.005)或/和胸膜活检法(p<0.005),且无假阳性.表明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检测胸液脱落肿瘤细胞是一阳性率高且简便实用的特异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文奋武,杨孝朴,张小玲,赵连彪
以甜菜渣为原料,采用酸法萃取、乙醇沉淀工艺提取果胶.首先通过正交实验[L9(34)]确定了影响果胶得率的因素依次为pH、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在此基础上针对果胶的产量、质量、色泽等对各个提取步骤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筛选出最佳萃取条件为:pH1.5、温度85℃、时间6~8h.萃取前原料的处理条件为:80℃热水浸泡30min,充分洗涤后,用盐酸调pH1.5,浸泡14h.萃取液的脱色条件为高岭土在50℃搅拌脱色30min.乙醇沉淀条件pH在1.5~2.5范围,醇的体积分数为68%.果胶分子量为76000,酯化度60%~75%,半乳糖醛酸含量60%~70%.除胶凝度尚需进一步讨论之外,其它质量指数均达到食用果胶的国家标准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李汉业,许敬龙,佟再三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自晚第三纪以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而强烈上升,同时沿着边界主断层向北逆冲,在其西段形成规模较大的北祁连北缘逆冲推覆构造,使山前盆地中的上第三系发生较强烈的构造变形.本文着重从上第三系的构造变形——褶皱及节理的特征进行详细地研究,根据祁连山西段旱峡—金佛寺一带13个褶皱的枢纽产状和展布规律及20多个点近千条节理的产状和特征,确定晚第三纪末该区的主压应力轴优势方位为NE30°~50°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王金荣,宋春晖,黄华芳,杨占龙
西准噶尔扎依尔山海西期花岗岩类可分为两期:第一期花岗岩类(γa4,巴什基尔早期)σ均值为2.05,A/CNK值小于1,均值为0.94,A/NK值大于1,均值为1.57,属强准铝质钙碱性系列,但偏钙性;第二期(γb4)σ均值为2.37,A/CNK均值为0.94,A/NK均值为1.07,属准铝质钙碱性系列,但碱性程度较第一期的强.两期花岗岩类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期花岗岩类形成于大洋弧环境,石炭系杂砂岩地球化学判别结果也支持了这个结论;第二期花岗岩类形成于巴什基尔中晚期,延续至海西晚期,为造山后构造环境的产物.希贝库拉斯组的沉积环境应为洋—洋消减终止后的残余洋盆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袁九毅,田文寿,陈长和,余金香
以复杂地形上的平流扩散模式和高斯扩散模式相结合,计算城市大气污染传递函数和污染源的分担率.在此基础上,以SO2的年日平均浓度作为控制标准,提出了以A-P控制为基础的区域总体优化的总量控制方案,计算了兰州西固区SO2的基础、平权、优化三种允许排放量及其相应的削减量.计算结果表明,经过总量控制后,兰州西固区的SO2大气浓度将达到预定的目标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黄初升,李秀英,龚景旭,刘海峰,李瀛
Conifegerol的全合成①黄初升李秀英龚景旭刘海峰李瀛②(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00)Conifegerol(1),学名为3-[4-(3,7-二甲基-2,6-辛二烯氧基)-3-甲氧基]苯基-2(E)-丙烯醇,是1993年从台湾等地的植物...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郭小江
研究了一类拟适当半群,即σ型半群.引进了适当半群和左正则带的拟织积,建立σ型半群的拟织积结构.作为应用,给出了σ型调和半群和右逆半群的结构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张宇,韩建平
根据采用微型反应色谱测得的乙醇在HZSM-5上脱水反应动力学数据,建立了乙醇脱水反应动力学的数学模型.经统计检验表明该数学模型预测数据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模型方程和估计的参数值均具高显著性.标准偏差σ=0.00874467、相关系数的平方r2=0.9998032,表明了该数学模型的精确性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张谦,郑国
对长城1号和埃斯基红豆草在组织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中形成的愈伤组织及分化的芽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材料中均存在染色体数的变异,其变化范围为7~112,主要变异类型是以7为基数的整倍性增减,非整倍性变化的较少.染色体数的变异程度与愈伤组织的性质、培养时间的长短、继代培养中激素的累积浓度以及2,4-D的浓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丧失分化能力的长城1号红豆草愈伤组织中,正常核型的细胞仅占33%~35%;有分化能力的埃斯基红豆草愈伤组织中,正常细胞为41%~50%;而在分化的芽中正常细胞数均超过50%.培养时间越长,激素累积浓度越高,染色体的变异程度越大.在短时间内使用高浓度的2,4-D进行培养,也可以引起较大的变异.另外,还观察到了染色体结构的各种变异和有丝分裂异常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周秀芳,景文野,李海燕
胆红素光敏反应对腹水型肝癌细胞(HepA)DNA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DNA分子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降解作用随胆红素浓度的增加、照光时间的延长而加剧.避光组细胞DNA分子也有一定的降解,但照光组的降解作用明显高于避光组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陈发虎,王建民
陇西黄土高原黄土记录的分辨率较高,S1古土壤厚达8.5m,主要由两个古土壤组和其间黄土层组成.临夏塬堡剖面上可分为5个古土壤层,主要黄土层记录了末次间冰期内的较干冷高粉尘堆积时期.高密度磁化率资料、CaCO3含量、粒度和土壤微形态分析显示出,早期一组古土壤发育程度远高于晚期一组.早期一组中最早期一层发育程度最高,亚热带阔叶树成分含量较高,气候最温暖湿润;中间一层主要记录了较湿润的环境,晚期一层形成过程中气候亦较温湿,但曾发生短期较大幅度变化.在这3次温暖阶段之间是2次高粉尘堆积时期.兰州黄土记录说明,不论采取何种对比方案.S1古土壤所记录的末次间冰期5e阶段并非一个连续稳定的温湿时期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朱江,李德生
在更为一般和较弱的条件下讨论了动态规划中一类泛函方程的存在性和逼近技巧,同时也改进和推广了已知文献中的相应结果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