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一类半线性波方程的多周期解结果

    陆晓鸣

    本文利用度理论和文[1]中截去非零核空间的方法,得到了一类非线性项无单调性假设的、半线性波方程在强迫振动下的多周期解结果。

    1991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修正的Halley迭代

    黄清龙

    本文讨论了一个求多项式根的同步并行算法,它是halley迭代的一种修正。证明了这种算法具四阶敛速,在用Halley迭代进行再次修正后,收敛阶至少是6。最后指出再次修正几乎不增加计算量。

    1991年01期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关于修正迭代法的收敛性证明

    周又和,郑晓静

    借助于圆薄板和圆底扁球壳的几何非线性积分方程组,本文严格证明了求解轴对称板壳几何非线性方程的修正迭代法的收敛性,并给出了适宜于计算机求解高阶解的通式,其有关力学量均可表征为迭代参数的解析表达式,这可使求高阶迭代解的计算量大为减少。

    1991年01期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合并选择算法及其并行化

    武继刚

    本文基于EMRGESORT算法的思想设计出求顺序统计问题的合并选择算法,串行算法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θ(nlogk),其中n为问题的大小,k为所找元素的序号。在串行算法之后,在SIMD的树型机器上又给出了算法并行化,并行算法的运实时间为θ(klogn),处理器的总数目为2(n/k)-1。

    1991年01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非局部弹性中双相介质螺位错的表面位错模型

    高飞

    本文,用表面位错模型分析了双相介质中螺位错的非局部应力场.得到了两种特殊情况的螺位错非局部应力场的解析表达式.计算了由于界面存在作用在螺位错上的力.消除了所有经典解的奇异性,估计了在双相介质中形成一个螺位错所需的临分切应力和由于界面存在作用在螺位错上力的极大值.

    1991年01期 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58)Ni(p,γ)~(59)Cu反应的天体热核反应率

    刘绍湘,刘兆远,马树勋,蔡晓红,柳纪虎,冯嘉祯

    用能量为1.2MeV—3.4MeV的质子轰击纯镍厚靶,测得了~958)Ni(p,γ)~(59)Cu反应的产额,给出了测量方法.由测得的产额计算出爆发式核素合成时相应温度下的天体热核反应率,所得结果与理论预期值及他人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并对结果作了讨论.

    1991年01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1,8-萘啶氮氧化物与高氯酸铬配合物的研究

    甘新民,祝英,唐宁,谭民裕

    在非水溶剂中制备出1,8—萘喧氮氧化物与高氟酸铬形式的配合物单晶,确定了它的组成.进行了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磁矩、氧化还原性质、热重分析及差示扫描量热等测试,并作了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Cr~(3+)离子与3个配体的氧原子和氮原子配位,配位数为6.

    1991年01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党参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谭龙泉,李瑜,贾忠建

    本文报道了甘肃纹党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使用毛细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出60余种组分.

    1991年01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稀土与混合配体配合物的研究——Ⅵ.2—羟基—3—萘甲酸(H_2A)、邻菲咯啉(Phen)与稀土(RE)三元固体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王流芳,吴集贵,曾正志,魏存发,晏国洪

    本文报道了稀土与2—羟基—3—荼甲酸(H_2A)、邻菲咯啉(Phen)三元固体配合物的合成方法.通过化学和元素分析,IR,UV,~1HNMR,X射线粉末衍射、摩尔电导,磁化率、差热等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结构、组成和性质的研究.

    1991年01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二茂铁基芳酰基腙及与一些过渡金属的螯合物

    金培嵩,李峰,赵刚,马永祥

    甲酰基二茂铁与对一甲氧基苯甲酰基肼和间一硝基苯甲酰肼反应可得两种二茂铁芳酰脘,F_cCH-NNHCOAr(F_c=η~5-C_5H_5FeC_5H_4:Ar=P-C_6H_4OCH_3和m-C_6H_4O_2).制备了它们与Co(Ⅱ)、Ni(Ⅱ)、Cu(Ⅱ)和Mn(Ⅱ)离子的7种螯合物.元素分析、IR和PMR谱的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配体与过渡金属醋酸盐是依烯醇式进行配位的.

    1991年01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钛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研究

    尹荣鋆,申华峰,王奇光,祝英

    通过联苯直接锂化,然后与二氯二茂钛反应,合成了5,5—二茂钛芴(Ⅱ),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研究。晶体Ⅱ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晶胞参数:a=16.531(3)A;b=13.223(7)A;c=22.632(5)A;β=87.85(3)°;V=4944.1A~3;Z=12;D_c=1.331g/cm~3;偏离因子R=0.073;结构测定表明:该分子内含有无张力的五园钛环,Ti—C(π键)=2.351~2.389A,Ti—C(σ键)=2.162或2.170A,C(11)—C(17)=79.7°,C_5H_5(质心)—Ti—C_5H_5(质心)=136.2°。另外,直接二锂化二笨醚或二苯砜,再与二氯二茂铁反应,分别得到新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_(22)H_(18)OTi·2CH_2Cl_2(Ⅴ)或C_(22)H_(18)SO_2Ti·2CH_2Cl_2(Ⅵ)。

    1991年01期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SPEX1403激光Raman光谱仪的计算机功能开发——Ⅲ.DM1型与IBM PC/XT数据通讯

    邱文元,贾学庆

    作者将DM1型与IBM PC/XT计算机用RS232异步通讯标准串行口相联,把DMIB收集到的拉曼谱图传输给IBM PC/XT.通讯软件用Microsoft Quick Basic 4.0编制.传输的谱图数据以ASCⅡ码或二进制方式存入软盘(或硬盘),可在IBM PC/XT以及兼容机上进行谱图的读写显示,剪辑、平滑、微积分等谱图数据处理.

    1991年01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ABA与乙烯对跃变果实成熟作用的影响

    张微,张慧,吕忠恕,亢菲比

    本文对几种跃变果实生长期间的呼吸速率、乙烯与ABA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ABA首次出现于Ⅱ期,随即消失,于Ⅲ期末再次出现,并随着成熟的进程增加。外施ABA在跃变前促进了呼吸速率的增加和乙烯生成,跃变期间对二者均呈抑制作用。外施ABA也促进了果实硬度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增加。根据上述事实,有理由认为在跃变果实中,正是ABA的出现触发了乙烯的生成作用,从而促进了果实的成熟和衰老。本文也讨论了耐贮与不耐贮果实在生理上的差异,与果肉中ABA水平的高低有关系的可能性。

    1991年01期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 花背蟾蜍角膜早期形态发生中透明质酸的合成变化及其与角膜分化的关系

    孙颖,全允栩

    本文以花背蟾蜍的胚胎(19~25期)为材料,采用放射自显影技术,以~3H—氨基葡糖标记氨基多糖,并用链霉菌透明质酸酶和睾丸透明质酸酶处理作对照,在光镜水平上研究了透明质酸在角膜早期形态发生中合成变化。结果表明:透时质酸的产生及消除与角膜的形成及分化有相应的关系,在内角膜基质原基开始形成的第20期,即间充质细胞向预定角膜上皮与晶状体之间迁移之际,透明质酸的合成量达到最高水平,此后透明质酸的合成量逐渐减少到最低水平,这相应于角膜上皮开始变薄、透明及分化。本文就透明质酸在角膜早期形态发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1991年01期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 甘肃武都米仓山红芪研究——Ⅱ.红芪水提液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郑海金,王勤,侯世勇,王兴宇,段志兴,尹万勤

    红芪是一种著名中药.从其水提液中检测出13种人体必须矿质元素;分得2种多糖,其平均分子量分别约为1.4×10~4和4.3×10~4.动物实验表明,红芪水提液能显著提高被环磷酰胺所抑制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和空斑形成细胞数.

    1991年01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番茄花芽分化特点的研究

    安黎哲,康文隽,曾福礼

    番茄花芽分化,由外向内依次发育成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这与其他茄科植物相似.但雌蕊发育特殊,常由2~3心皮形成不规则的6~9室子房. 花芽分化时,生长锥变平,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乙稀利可使酶活性处于较高水平,GA可使酶活性处于较低的水平,二者对花芽分化的迟早有影响.

    1991年01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 不同生境芦苇形态特征和茎秆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

    陈国仓,张承烈

    甘肃省河西地区的沼泽芦苇(水芦)、盐化草甸芦苇(鸡爪芦)、沙丘芦苇(沙萨)和盐化草甸——沙丘过渡带芦苇(麦秆芦)在群落密度、营养和繁殖器官以及单株干、鲜重等形态特征方面差异显著.茎秆表皮下纤维层数无明显差别,但由维管束帽连成的纤维带、散布于基本薄壁细胞中的维管束、纤维长宽比值以及纤维素含量均有明显差异.文中讨论了芦苇适应不同生境形态变异规律及该地区开发利用芦苇资源的前景.

    1991年01期 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 西北地区基性一超基性岩含矿(铬、镍)性闭合相关分析

    刘凤山,傅学明

    本文应用闭合相关理论,对西北地区基性超基性岩的含矿(铬、镍)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形成铜镍矿和形成铬矿的超基性岩浆环境有明显差异,铜、镍和铬的富集程度分别主要受二氧化硫、三氧化二铝支配.

    1991年01期 99-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 甘肃肃北音凹峡花岗岩体的初步研究

    徐茂泉,卢长胜

    音凹峡花岗岩体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内,为一椭圆形岩基侵位于早二叠世地层中,出露面积643km~2.岩体绝对年龄为237.55百万年,属海两晚期.文中探讨了该岩体产出的地质背景及岩相、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特征,论证了其成因类型为岩浆花岗岩,属Ⅰ型,是岩浆弧后褶皱—逆冲断层带中所形成的再生岩浆侵入体.

    1991年01期 107-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 河西地区水资源利用及耕地面积预测

    岳天祥,曲耀光,艾南山

    本文通过对河西地区水资源及其转化的现状分析,在计算机上模拟了水资源农业利用率模型;畜牧业,工业和以环境为主的其它用水的累年叠加增长速度模型,并借助已模拟出的技术进步累年叠加增长速度,对河西地区1990年和2000年的农业利用率,水资源在各部门的分配率和分配量以及耕地面积进行了预测.

    1991年01期 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电解法核聚变的聚能过程

    江兴流,许宁

    <正> 自从Fleischmann,Pons和Jones等人宣布在室温条件下,观察到核聚变现象以来,全世界众多实验室进行了重复性实验,有些实验室观察到超常热和过量氚的出现,有些实验室宣布未观察到任何有统计意义的、表明存在聚变反应的核辐射。美国能源部的调查结果和1989年10月的华盛顿会议的倾向性意见认为,超常热和过量氚是存在的,

    1991年01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6.7-环氧-3.7-二甲基-1-苯砜基-2(E)-辛烯的甲酸催化重排反应研究

    毛建民,李瀛,李裕林,梁晓天

    <正> 酮3是合成天然产物Cembrene-C的重要中间体,作者用Torji的方法,以香叶醇(1)为原料合成了化合物2,用甲酸作催化剂进行环氧重排时、在2h内反应完全后得到了酮3,但回流超过2h后,将出现一个Rf值较大点,回流超过24h后有超过2/3的原料已转化。用纯3重复了此反应,也得到了同样结果。产物分离纯化后,在室温下放置缓慢凝

    1991年01期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白沙藤倍半萜成分研究

    涂永强

    <正> 卫茅科(Celastraceae)植物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其根皮为我国历史上常用的低毒植物性杀虫农药。作为开发利用新一代低毒农药,卫茅科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曾对一种卫茅植物—白杜(Euonymus bungeanus)的种子油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出几种具有杀虫活性的倍半萜成分。最近我们又从

    1991年01期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有机氯杀虫剂(8901)的合成及其外消旋体的析解

    王锐,李忠孝,孙旭东,陈耀祖

    <正> DDT、六六六等有机氯杀虫剂自发明以来在防治害虫、预防疾病的传播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此类杀虫剂因能在人体内积累,影响人类健康,许多国家已禁止使用,同时,蚊蝇对这两种药已产生了抗药性,降低了防治效果。 “8901”有机氯杀虫剂是一种DDT的类似物。室内效果经药理试验,对家蝇的半致死量LD_(50)为4.89~5.89μg/头,DDT为50μg/头,两者相差近十倍。用残膜法处理,对

    1991年01期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Sarcophytol-A(艹卡)醚衍生物的合成

    李卫东,李瀛,李裕林

    <正> Sarcophytol-A,2—异丙基—5,9,13—三甲基—2(Z),4(E),8(E),12(E)—十四碳环四烯—1—醇(1),是Mitsuhashi等人1979年从日本南部海域的软珊瑚中分离鉴定的大环二萜类化合物之一。药理实验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活性。到目前为止,这类化合物的全合成研究报道很少。前文我们已报道了Sarcophytol-A前体化合物

    1991年01期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