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合格地质人才——兰州大学地质系简介

    兰玉贞

    <正> 一、历史沿革兰州大学地质系是1984年初从原地质地理系分建独立成系的,现为兰州大学22个系科之一。她的前身是国立兰州大学1946年创办的地理系,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原高教部批准,从1958年起,地理系开始招收地质学专业学生,并将地理系更名为地质地理系。1973年,全国著名工程地质学专家、原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

    1988年S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我国青海锡铁山发现的基铁矾

    李万茂 ,陈国英 ,李学军

    作者在我国青海省踢铁山铅锌矿氧化带发现了基铁矾矿物,这在国內是首次发现.其主要共生矿物有柴达木石、叶绿矾、针绿矾、锌赤铁矾、黄铁矿等.矿物呈深橙黄色,玻璃光泽,比重为2.672.折光率为Np=1.600(2),N_m=1.673(2),Ng=1.730(2),二轴晶负光性,光轴角2V 很大.矿物化学全分析结果:Fe_2O_3 35.75,Al_2O_3 0.34,ZnO 1.39,FeO 0.35,SO_3 38.88,H_2O 21.60.晶胞参数a=6.453(8),b=7.322(8),c=5.905(8)β=108°59′;V=263.89,Z=2.

    1988年S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焰子山滑石岩岩石学特点及成因

    张良旭 ,刘金坤 ,吕鸿图

    焰子山滑石岩由滑石方解片岩、滑石透闪片岩等岩片组成.其矿物成分主要是滑石、方解石、透闪石、绿泥石、蛇纹石和少量磁铁矿.滑石含量一般为30~50%,最高达70~80%.化学成分主要为:SiO_2,35.20~60.06%,MgO 22.73~30.66%,Fe_2O_3 2.48~8.50%.滑石岩δ~(18)O=+9.9~10.7‰(SMOW).该滑石岩是超基性岩、中基性火山岩和结晶灰岩经岩浆热液交代而成.

    1988年S1期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甘肃省双龙砂金矿地质特征及其富集规律

    张峰 ,李汉业 ,戴文昭 ,孙柏年 ,郭原生

    双龙水水堆积——阶地型砂金矿床,位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黄羊内流河上游天桥沟及双龙沟地区.矿体主要产出在河床基岩面之上全新统卵石层中.该矿床以其规模大、埋藏深、矿层薄、品位富、金粒大而著称.

    1988年S1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 萨尔托海超基性岩体岩石化学特征及含矿(Cr)性的统计分析

    郭原生 ,孙淑荣

    本文采用统计数学方法,对萨尔托海超基性岩体中成矿元素铬的统计分布特征,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间的相关性和组合特征,稀土元素配分作了进一步的研定,得出了岩体成岩成矿作用的某些特征及含矿的岩石化学标志.

    1988年S1期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祁连山冰川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及流体动力环境的讨论

    武安斌

    本文根据祁连山冰川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讨论了冰川沉积物形成时期的流体动力环境.认为,冰碛石是冰川环境中冰川冰直接作用的特征沉积物;冰川砂沉积时流水作用营力明显,水流动态属于紊流型流体动力环境.冰水砾石的沉积则受冰前环境急流型水力条件的控制.

    1988年S1期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 靖远上石炭统羊虎沟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佟再三

    本文研究了靖远石灰纪羊虎沟组遗迹化石 Zoophycos—Chondrites.结果表明,这些化石除了形成于大陆斜垃(卒深海)环境之外,在中国的某些地区,还能出现在台地碳酸盐湖坪环境中.

    1988年S1期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 青海湟源新店花岗岩体的成因及构造含意

    王廷印 ,刘金坤

    本文对青海省湟源新店花岗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黑云母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岩体是 S 型或陆壳改造型花岗岩,是具负 E_v 异常,LPEE 富集的上地壳物质深熔作用的产物,是在碰撞造山作用期间的同造山侵入体.

    1988年S1期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 七道梁隧道断层构造岩特征及其作用的探讨

    吕鸿图 ,艾南山

    本文通过甘川公路七道梁隧道断层构造岩的宏、微观特征研究,首次确定了该处断层的力学性质及活动方式;并发现以粘土矿物为主的混合型断层泥有利于断层的新滑动.笔者由断层构造岩显微构造形迹所反演出的 NE—SW 向水平挤压应力,则是本区 NNW 向与 NEE 向共轭剪性节理密集出现而造成隧道围岩掉块或塌方的主因.从而提出:断裂发育程度,应列为划分围岩类型的参考指标

    1988年S1期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 酒西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张志安 ,许敬龙 ,李汉业

    酒西盆地是燕山旋回形成的一个上叠盆地、早古生代时,它是祁连山地槽的一部分,主构造追线方向北西.而到晚古生代,它已转变为一个年青地台.含油盆地形成在燕山构造旋回.其主构追线方向为北东,并出现了一系列的断陷和隆起.如青西断陷、赤金断陷、庙北断陷和大北断陷.其中青西和庙北断陷是最大和最重要的生油拗陷.喜山运动造就了盆地的现代格局,而储油构造直接与喜山构造格局有关.

    1988年S1期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王金荣

    本文论证了柴达木盆地是个由三个走向不同、形成时代不一的“挠曲盆地”不断发展并合而成的.盆地毗邻的三个冲断截荷系是引起盆地岩石圈向下弯曲下沉的主要动力学因素,它们在时空上发展的差异性是盆地沉积中心自西向东有规律迁移的主要原因.盆地发展、冲断作用和青藏高原板块活动史在时空上构成了一个紧密相关的因果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冲断带前缘的超覆和退覆沉积序列可作为判刑盆地三个发展阶段的一个准则.

    1988年S1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 兰州地区侏罗纪似银杏属的新材料

    杨恕 ,孙柏年 ,沈光隆

    本文记述了兰州阿干镇煤田下侏罗统大西沟组似银杏属的两个新种 Ginkgoites aganzhenensissp.nov.,G.obesus Sp,nov,和兰州窑街煤田中侏罗统窑街组似银杏属的一个新种G,eleganssp.nov.

    1988年S1期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5k]
  • 祁连山主脊——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上新世沉积

    谷祖纲,张兴德,颉光普

    本文介绍了发现于祁连山主脊——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红崖子山—带含三趾马动物群的上新世沉积——红崖子组,含 Hipparion platyodus、Chilotherium sp.(cf.xizangensis)、Palaeotragusmicrodon 等哺乳动物化石,并含属于上新世的轮藻组合.红崖子组三趾马动物群的发现表明,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北部上升亦达2700——3200米,当时的青藏高原与华北地区有过动物群的交流.

    1988年S1期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鄂西“香溪群”植物化石补充研究

    孙柏年 ,杨恕

    本文报道了鄂西“香溪群”植物化石4属4种.它们是:少叶新芦木,硬叶侧羽叶,尼尔桑带羽叶(未定种,新种?),似果穗(未定种),重点对两种本内苏铁类植物作了角质层研究.

    1988年S1期 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6k]
  • 江苏渡村第四纪孢粉组合与古气候

    汪世兰 ,徐齐治 ,郑秩

    渡村1125并的孢粉组合,可划为10个孢粉带,其中分四个冷期和四个暧期及两个过渡期.冷期和过渡期的古植被类型有含草原成分的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和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及落叶阔叶林;暧期的古植被类型有含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林和稀树草丛.根据该区的气候变化、古地磁及 C~(14)绝对年龄资料.可以得出该沉积地层应属于中更新世中晚期到全新世.

    1988年S1期 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5k]
  • 一个实用的水样简分析和土样可溶盐分析资料整理程序

    张明泉 ,曾正中

    众多的水样简分析和土样可溶盐分析资料的整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为了使人们从这种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作者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了 PC——1500袖珍计算机程序.通过对49个水样和184个土样资料的整理,证明效果良好.

    1988年S1期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试论解决武威民勤平原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孙志文 ,左凤章

    本文通过水资源量和需水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武威、民勤平原的平均年、平水年以及中等干旱年的可利用水资源量均少于工农业总需水量.为了满足需要,多年来连续超采地下水资源,其结果导致了平原区自然环境生态逐渐恶化.根据具体情况,文中提出两个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一是推广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降低现行灌溉定额;二是沿着—经查勘引水线路调大通河水.前者是“挖潜、节流”的主要措施.后者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根本性途径,而且在调水工程运行后,必将给平原区带来重大而显著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1988年S1期 107-11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 祁连山区主要河流年际径流动态变化的初步分析

    孙志文

    本文分析了祁连山区13条主要河流的年际径流的特征年群(组)动态变化.在获得的定性周期性信息基础上,利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了各河流特征年群(组)的周期和周期年径流方差计算.所得到的各河年际径流拟合值序列与实测年径流值序列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除湟水的相关系数(r=0.77)较小外,其他各河的相关系数介于0.80~0.95之间,因此,所得到的各河流的年际径流拟合值序列图、表成果和相关模式,可用于预见未来年径变化趋势,预报未来年份的年径流量.

    1988年S1期 114-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 应用“零通量面”方法研究包气带水分的运移规律

    张惠昌

    研究包气带水,目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特别使用负压计和中子水分测定仪,采用“零通量面”方法研究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更是突破性方法.它具有简单、精确等优点.在分析了地中渗透计方法缺点的基础上,阐明了引进“零通量面”方法研究西北干旱地区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的意义.重点介绍了“零通量面”方法的水势能原理及其发展前景.

    1988年S1期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城市中工程地质作用与现象的特点

    韩文峰 ,张咸恭

    本文概述了影响城市地质环境的几种工程地质作用与现象: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斜坡破坏和地下水的作用.城市地质要素的特征和城市的社会职能决定了城市中工程地质作用与现象具有下述特点:区域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社会性、系统性,并较同类物理地质作用速率高.

    1988年S1期 129-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 黄土湿陷敏感性的实质及评价

    冯珂

    本文作者认为,黄土湿陷敏感性实质上反映了黄土遇水发生湿陷的可能性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并且可用湿陷敏感指标 R=K(1-P_s)进行定量评价,式中 K——湿陷指数;P_s——湿陷起始压力,或称为黄土浸水后的残余结构强度.R 的大小,可作为黄土湿陷能否发生的判据.文中还给出了根据500多组试验资料整理出的湿陷敏感等级表.

    1988年S1期 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对岩体声波测试中两个问题的商榷

    姚增 ,赵平劳

    岩体声波测试,在工程地质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实测工作中,应该引起重视,且有实际意义的两个问题提供给读者.二是工程地质工作中,岩体受力方向上波速的计算方法;二是岩体声速各向异性系数与岩体完整性的关系、应将该系数列入岩级划分的参数之一.以提高岩级划分的准确性.

    1988年S1期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断层泥重塑样的实验室制备

    张虎元

    本文综述了重塑制样对土的天然结构、水稳定性、渗透性、抗剪强度和孔隙性的影响,分析了这些影响的内在机理,说明了重塑过程中土的天然性状变化的不可逆性.据此提出了断层泥重塑样实验室制备的原则和方法.

    1988年S1期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单轴抗压强度与区域稳定性的力学评价

    王继清

    本文在简述区域稳定性评价的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单轴抗压强度与区域稳定性力学评价的内在联系.同时,作者讨论了单轴抗压强度在区域稳定性力学评价中的实际应用及其在工程地质学中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单铀抗压强度与区域稳定性力学评价之间的內在联系的揭示将大大促进区域稳定性评价的力学理论的推广和应用.

    1988年S1期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岩体的特征模量与变形参数

    高根树,吕生弟

    本文给出了岩体变形的三个特征模量,建立了岩体应力状态点的概念,并论证了岩体变形参数速用割线模量或弹性模量的合理性、经济意义.

    1988年S1期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组合边坡稳定性系统分析初探

    赵平劳

    本文提出了组合边坡这一新概念,并且将系统分析方法应用于组合边坡稳定性分析中.从而得出,在研究组合边坡稳定时,必须从整体出发,深入细致地分析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对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给出合理的整体稳定性评价.此外,文中还给出求边坡中应力场的一种方法.

    1988年S1期 158-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