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昌钧
,段大鸣
,刘振华
矩形板在每边上具有各种单一边界条件的弯曲问题.早已有不少工作进行过讨论.关于在一个边上具有不同类型边界条件的矩形板的弯曲问题,尚未见有文献讨论过,本文应用广义简支承的概念和迭加原理,给出了沿 x 方向受梯形分布载荷作用的一种混合边界条件下矩形薄板弯曲问题的解析解。这种矩形板的实际工程对象是露天钢筋混凝土水池——移动虹吸冲洗罩过滤池,它是目前水厂设计中的一种新工艺.因此,本文的结果可供工程师们设计时参考.本来的数值结果表明此解的可靠性.为了比较我们还给出了由有限元法得到的结果.
1986年01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 宋卫平
本文研究在不同的轴对称载荷分布下对于不同边界条件圆平板的非线性弯曲,证明了基本边值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给出了迭代法的敛散条件和误差估计,并对均布压力作用的特殊情形构造出一致收敛于精确解的函数序列,由此导出了问题的精确解,同时给出了ν=0.3时的数值结果和分析.
1986年01期 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 鹿立江
本文在含有角点的区域上给出了二阶抛物型方程的强极值原理及 Phragmén—Lindel(?)f 型定理.
1986年01期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戴祖玉,刘振英,周斌月,李飞熊
为了探讨磁场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本文设计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三项试验:即磁场对小白鼠 T 淋巴细胞玫瑰花结形成率影响的试验,磁场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试验,和测定磁场对家兔补体总量的影响.试验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 均大于0.05.表明本实验所用表面磁场强度,作用时间等因素对以上三项试验没有显著影响.
1986年01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 张一德,黄陆加,刘肃,杨金发
作者以 Co 粉为例,研究了磁性材料的核磁共振行为与其磁化机构间的关系。综合磁性参数和核磁共振讯号强度、共振频率及增强因数随外加直流磁场的变化可以知道,核磁共振信号主要由畴壁中心区域的核所提供;技术磁化过程中畴壁的逐渐消失导至了共振讯号的减小。这一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效应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来研究磁性物质的技术磁化过程。
1986年01期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张仿清
,王印月
,徐希翔
,张庆春,范亚菊,陈光华
本文主要介绍了 GD—a—SiC∶H 薄膜长时间光照前后暗电导、光电导、缴活能的变化,并介绍了光照前后光电流与光强的关系.实验表明这种变化与样品的费米能级位置有关,电导激活能小的样品呈现正常的 S—W 效应.电导激活能大的样品呈现反常的 S—W 效应。
1986年01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段一士
,赵书城
本文利用 Abel 规范场与相应的规范真空相互作用的机制,得到非自发破缺的有质量矢量介子理论。并用路经积分的方法,实现了理论的量子化,这一理论是可以重整化的。
1986年01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郑祖英
,岳廷盛
,凌达仁
本文用阳离子交换法研究了低酸度介质中不同温度下 UO_2~(++)-dl-酒石酸的络合形成,证明在溶液中存在有 UO_2 HL~-,较高温度时还发现存在有 UO_2HL(H_2L)~(3-),在25、35、45和55℃时,β_1为1.5×10~(-6)、1.1×10~(-6)、6.6×10~(-7)、3.8×10~(-7);在45°C、55℃时,β_2为2.0×10~(-3)、4.2×10~(-3),求得△H(β_1)是—4.8千卡/克分子.
1986年01期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 赵镇
,沈滇明
本文提出一种检索方法——“抽取检索法”.该方法对两种层次结构的属性的各种组合检索十分有效和快速,且几乎不需要额外空间开销.
1986年01期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江瑜,高家隆
,张忠信
本文提出了一个用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试剂 DMTAE 测定废水中微量钒的方法.钒(V)与 DMTA 正反应形成兰色可溶性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20nm.在 PH3.8—4.5范围内,选用钒(V)∶DMTAE 的摩尔比1∶10至1∶2的不同溶液,测得的最大吸收波长固定不变,这说明仅形成了一种络合物.用连续变化法、等克分子比法和斜率比法测得钒(V)∶DMTAE=1∶1.在本法选定的条件下,可允许200μg 铁,50μg 锌、汞和铅,300μg 镉,40μg 铋,500μg 钼,100μg 铝存在.铜和钴干扰严重.用本法测定食盐和废水中微量钒,结果满意.
1986年01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尹荣鋆
本文将二茂铁制成带有乙烯基侧链的衍生物,利用乙烯基的聚合性能与其他高分子单体(如苯乙烯)共聚,得到分子内含有铁元素的高聚物并对这些含铁高聚物的性质作了初步测定.
1986年01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周朝华
,李彦锋
球状聚氯乙烯与浓硫酸、氯磺酸反应,制得了数种球状氯乙烯系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测定及研究了所得强酸树脂的性能.结果表明:浓硫酸为磺化剂的 SI 系列强酸树脂,强酸交换量为1.6~2.0毫克当量/克,膨胀率<50%,H—式树脂的耐磨率在80~95%之间;氯磺酸为磺化剂的 SII 系列强酸树脂,强酸交换量为2.5~3.5毫克当量/克,膨胀率<80%,H—式树脂的耐磨率在97~99%之间,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测试表明,该类强酸树脂也具有典型的大孔树脂结构.因此,本实验所得的球状氯乙烯系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986年01期 7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 孙敏
,赵曦白
,苏致兴
,童明荣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螯合离子交换剂—聚丙烯酰胺肟—羧酸纤维对铜、镉、铅、钴和锌的富集性能和条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分离、富集一步完成.效果令人满意.
1986年01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唐宁
,谭民裕
,翟应离
,王可明
本文报道了硝酸钍与缩二脲(BuH_2)的固体配合物 Th(BuH_2)_4(NO_3)_4的合成及化学组成的测定,并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差热、热重、X—射线粉末衍射和摩尔电导等性质.结果表明,缩二脲通过羰基氧原子与 Th(Ⅳ)配位,同时部分 NO_3-也参与配位,并推测出该配合物可能的结构式为[Th(BuH_2)_4 (NO_3)_2](NO_3)_2.
1986年01期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路英华
,金汝成
从不同品种蚯蚓中提纯了两种以上纤溶酶,具有强烈的溶介纤维蛋白的作用.测定了此酶在蚯蚓体内的活性分布、鉴定了它的各种物化性质,如最适 PH、合适操作温度、PH 和温度稳定范卫、分子量、等电点等.测定了它对多种底物的作用,被各种抑制剂抑制的程度,说明此酶很可能是含金属的胰蛋白酶类酶.做了此酶的溶血栓作用、药理毒理试验,证明长期口饲动物是安全无毒的,有希望作为新溶栓药应用于临床.
1986年01期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王根轩
,吕忠恕
通过对各器官间可溶性糖类的比较和~(14)C 示踪分析,鉴定出水苏糖是白兰瓜光合产物的主要运输形式。根据对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分析,认为韧皮部汁液在260nm 处的吸收峰是由于含有 ATP 等核甘酸类物质的缘故。利用红外线 CO_2分析法测定出果梗具有专用于物质运输的呼吸强度 Qt。在力能学原理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导出了韧皮部运输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R_2/8μl△P+KQt/8πμl并且计算出白兰瓜物质运输速度的90%以上是依赖于呼吸能量的.
1986年01期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杨锡金
,王民新
文章通过甘肃洒勒山滑坡特征的分析,探讨了该滑坡的形成条件、机制和治理的问题.
1986年01期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 孙柏年
本文对兰州窑街煤田窑街组的植物化石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窑街组植物群以银杏类最为繁盛,真蕨类次之,真蕨类中又以蚌壳蕨科占优势,苏铁类和松柏类亦较发育,有节类贫乏。在植物区系上,它是我国北方“Cono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一部分,时代为中侏罗世.
1986年01期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朴禹伯,牛占歧,马永利,苏致兴,徐雅梅
<正> 利用 D—T 反应的强中子发生器是通过将几十毫安氘束加速到300~500KV,最后使其打在含氚金属旋转靶上产生中子。在我校自行设计制造的强中子发生器中,我们将20毫安氘束加速到300KV。
1986年01期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 马娴贤
,吴集贵
,邓汝温
<正> β—萘酚—3,6—二磺酸在化工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也可作为分析试剂,但其金属固体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的研究很少,因此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我们在研究其稀土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对 Cu~(2+)、Ag~+、Zn~(2+)、Cd~(2+)、Hg~(2+)及 Li~+的固体化合物探索其制备和性质,这方面工作前人还没有报导。
1986年01期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张仲生
,吴集贵
,邓汝温
<正> 已知稀土化合物及樟脑酸钴、铜、锌化合物具有杀菌作用,因此,合成樟脑酸稀土化合物以提高两者的杀菌能力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报导了从乙醇中制备固态樟脑酸稀土化合物的方法,并对它们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热稳定性及红外吸收光谱等进行了研究。
1986年01期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牛亚轩
,丁方允
,石隐孝
,杜芳纯
<正> 一 关于产草量1.公式和推导:设 Y_(ij)~(h)表第 h 层第j个一阶单元的第 j 个二阶单元的标志值,y_(ij)~(b)表相应的样本单元的标志值,L 为层数,N_h 表第 h 层一阶单元数,n_h 表相应的样本单元
1986年01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艾南山
,苗天德
<正> 苗天德、朱久江、马巍、艾南山曾提出过滑坡渐进破坏模型,这里,进一步尝试用这个模型判定山体稳定性。1985年8月18日至20日,笔者之一(艾)参加了省科委和省地矿局组织的东乡县果园乡石拉泉山体现场考察和对策论证。石拉泉紧邻著名的洒勒山大滑坡,山休结构也与洒勒山相似,1983年在石拉泉山梁上开始产生裂缝,近两年裂缝还有所发展。这自然使人
1986年01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石笋
<正> 去年10月底,在上海召开了国际非线性力学会议,英国、美国、苏联、意大利、日本、罗马尼亚、捷克、法国、瑞典、印度、波兰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78位著名专家和国内165名学者参加。我校参加会议的叶开沅、程昌钧、朱正佑、俞焕然等六位同志、不论在会议组织领导或学术活动方面均做了不少工作,获得了好的评价。
1986年01期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