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v.51;No.222(06) 898-90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强震-暴雨叠加区小岗剑泥石流灾害特征与防治关键技术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technologies for treatment of Xiaogangjian debris flow in severe earthquake and intense rainstorm areas

杨东旭,游勇,陈晓清,石胜伟,刘建康,赵万玉

摘要(Abstract):

汶川MS8.0震发生6年来,震区泥石流数量增多、性质复杂,而强震-暴雨叠加区的泥石流尤为特殊.小岗剑泥石流位于龙门山断裂带极重灾区绵竹市,且处于四川省两大暴雨区之一的鹿头山暴雨区中心,其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与震前常规泥石流存在显著差异.在对比震区大量泥石流沟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类泥石流沟在形成、活动及危害等方面的典型特征,提炼了其独特的治理难点,并在防治设计实践中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通过竣工后的运行监测,证明各项防治新技术具有较好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可为强震扰动区泥石流治理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KeyWords): 灾害特征;防治工程;微型复合钢管桩;泥石流排导槽;小岗剑泥石流;汶川震区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402315);;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3011000)

作者(Author): 杨东旭,游勇,陈晓清,石胜伟,刘建康,赵万玉

DOI: 10.13885/j.issn.0455-2059.2015.06.02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